点击数:362025-10-16 09:37:08 来源: 央视新闻 中国之声
河北邢台平乡县,午后气温超过三十度。河古庙镇南庄村的一个注塑车间里,温度还要再高一些。高温塑形的零部件成堆地码放。
企业主 董荣昌:这是一个小配件,滑板车车座的配件。这是轮子,滑板车上的轮子……
南庄村一家工厂,工人正在分拣注塑零配件
南庄村党支部书记闫中涛今年36岁。从他记事起,家里就在做自行车零部件加工,主要靠手工活儿。
闫中涛:那时候也没什么技术,说白了规模都比较小。刚开始的时候,都是比较笨的一种工艺,像鞍座里面的弹簧,用铡刀要铡好几次,然后弄一个小弯钩给它拉起来……现在做零部件基本上都是自动化,相对于原先来讲的话,省时省力。
南庄村四百多户人家,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约一百家。其中最有名的由董荣起兄弟俩创立。
董荣起:1985年的时候我们是家庭作坊,骑着自行车把这个鞍座带到周边地区去销售,卖给维修的市场。技术上、资金上有些积累以后,1993年成立了平乡县的第一家自行车鞍座厂,就在现在这个位置。到2000年,盖上这个大楼了,就6亩地。
如今,公司的总部还在南庄村西头,但一些生产车间已经搬到了县里的产业园区,包括最新的自行车整车生产线。
工作人员:从开头到这边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往上装,这一辆车子就完成了。
工人在生产线上组装自行车
董荣起:不像以前在家庭作坊的时候,每人守着一个一个工作台,到这个工厂以后我们都有流水线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和质量保证。
从自行车零配件到整车,董荣起又看准市场需求,利用原有的设备和经验,开始生产儿童自行车和玩具车。同村的董荣昌也捕捉到这个变化趋势,把重点产品从传统的自行车金属车筐,转向童车塑料配件。十几年前,他引进了第一台注塑机。
董荣昌:2012年买的,2013年又买了两台,2014年、2015年每年都添设备。去年有10台,今年春天又增加了2台。因为过了5月份以后,感觉手头活做不过来,又添了两台设备。我们开发模具跟以前大不一样,要求标准比较高,以前模具用三五年吧,现在更新换代快,也就是一年、几个月,我们都得淘汰一些老模具,开发一些新模具。现在儿童用的东西比以前要求高了,我们也是用最环保的材料做加工,一些细节问题必须及时处理。细节这方面比以前要好得多,不让出现划手的毛边啊,我们前几年已经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。这几年竞争对手也多了,我们必须得做好。
上个世纪80年代初,河古庙的庙会上已经有上千个摊点经营自行车零配件,吸引天津、山东、河南等北方多地的客商。如今,平乡县被称为“中国童车之都”,全县32万人当中有12万人从事自行车、童车产业,除了生产、研发,还有销售。晚上9点,县里的电商直播基地灯火通明:
带货女播:走进咱直播间的家人,一起来停留,我开播来个高配顶配的自行车……
带货男播:这个速度拿遥控器是可以调节的,车子一挡是5迈,2挡是8迈,3挡是12迈,速度可以调……
河北平乡,带货主播通过直播平台推荐童车产品
23岁的王恒泰童年记忆里,父辈要经常外出联系客户,如今他通过手机屏幕直接了解需求,一年能卖出各类产品十几万辆。
王恒泰:因为现在骑车也是比较流行的,直播间公屏一直在说是要大一点的,想要那种赛车。
他介绍,弹幕上的一句需求,最快20天左右就能成为在镜头前展示、销售的实体产品。
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上门定制符合区域市场特点的产品,包括国外客户。
俄罗斯客户(中文翻译):我们从2023年开始,都需要每年来中国,这是我们的第五次。
这家俄罗斯客商在合同中特别约定,对定制的童车产品拥有在俄罗斯、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独家销售权。
俄罗斯客户(中文翻译):他们的质量又高,价格也可以,产品越来越好。我们提过很多要求,但是他们很快就符合了,所以我们真的满意。比方说我们做一个推车,需要做很多很多细节,在俄罗斯冬天有点冷,需要防风防寒。我们每一次做新的推车都需要新的要求,这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需要来跟他们一起开发。
施楠(中)协助企业负责人与俄罗斯客商洽谈合同细节
从对接产品需求到敲定合同细节,都有河北省专门成立的进出口公司为平乡的企业服务。
施楠:我数了一下,2023年的时候我们在这边服务的客户可能还不到10家,去年已经到了40多家,今年又增长了20多家。国外客商需要的是供应商和他一起来成长,一起来发展。
进出口公司负责人施楠还在上海、香港等地的展会上,见证了平乡企业对接世界的步伐:
施楠:一个上海的展会,我们年年都去,最开始的时候平乡没有几个企业去,到了去年我们就发现好多企业都开始往那去了,今年我看比去年还多。好多企业也不用那种普通展位,都是自己搞特装的展位。
而作为从南庄村发展起来的企业家,董荣起在生产车间旁边还设置了展厅,既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,也有未来的产品思路。
董荣起:以后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在智能化,比如说儿童自行车、玩具车远程监控,爸爸妈妈拿着手机,能看到儿童在什么地方玩耍,安全程度怎么样……
展厅内的自行车整车和零配件
同样是自行车和零配件,不再是当年手工仿制的粗活,材质也从铁、塑料、铝合金,到镁合金、碳纤维。
董荣起:这是我刚才说的最轻型的,超轻型。
记者:这一个车有多重?
董荣起:这个4.5公斤吧。航空超薄型的铝材。像这种鞍座是碳纤维的底板,非常轻。我们最近生产的一种鞍座后边带闪光灯的,为了夜间骑自行车的安全,也可以蓝色、红色变换闪。
除了设计研发,还有质量检测。
董荣起:比如说脚蹬子要运转7万次,看这个轴跟脚蹬的磨合力。整车道路试验机就是根据配重来测试整车跑多少公里,看哪里有没有坏的地方。
平乡县一家酒店播放的当地展会宣传
而在南庄村董荣昌家的工厂,注塑车间里,新的机械手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,减少工人的高温劳作。
董荣昌:现在是我们刚装上机械手正在试验中……机械手直接抓出来。这其实就是自动化和人工结合的方式。